• 索 引 号: SM00206-3000-2025-00036
  • 备注/文号: 明市监函〔2025〕38号
  • 发布机构: 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公文生成日期: 2025-05-07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失效
  • 有效性:废止
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市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第20251049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时间:2025-05-07 09:10

 答复类别:A类

农工党三明市委员会:

  《关于进一步推动我市企业品牌建设的建议》(第20251049号)收悉。现答复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近年来,三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品牌建设工作,我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决策部署,进一步推进商标品牌带动战略,夯实商标工作基础,加强商标行政保护。2024年以来,全市共查处商标侵权案件77件,全市新增商标注册数6791件。截至目前,全市有效商标总量55997件,地理标志商标82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4件。

  二、主要工作措施

  (一)发挥商标品牌指导站作用。指导商标品牌指导站围绕市现代种业产业链、竹木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重点工作,建立服务指导对接联系机制,鼓励企业塑造自主品牌,做大做强区域公用品牌,支持行业协会牵头申报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鼓励出口企业申请国际商标注册,引导出口企业做好知识产权保护。联合林业、海关、公安、法院等职能部门对全市竹木出口企业知识产权情况进行摸底调研,起草《三明市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提示告知书》,指导全市120余家开展对外贸易的竹木企业做好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提升知识产权风险防控意识。指导全市做好商标、地标发掘、培育,2024年新增商标注册数5695件,11件地理标志商标正在培育过程中。

  (二)培育优势区域商标品牌。协助市农林集团做好区域公用品牌“绿都明品”和“绿都明景”商标注册工作。目前已申请注册图形和文字商标共180件,核准注册169件。结合工作职责,对《三明市“绿都”明系列区域公用品牌建设实施方案》及《三明市“绿都”明系列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办法》研提意见,补充完善,有力地促进《实施方案》及《管理办法》的出台。全市现有“绿都明品”、“绿都明景”、“建宁五子”、“寻找泰味”、“大金湖”、“大田美人茶”、“河龙贡米”、“沙邑珍品”、“山水将乐”、“我家尤礼”、“鱼米安砂”、“遇见清流”12件区域公用品牌。

  (三)开展商标和地标宣传培训。在3·15消费者权益日、4.26知识产权周、科技人才活动周等节点,组织11个县级局以“三入三讲”形式,即“入园、入企、入街”,围绕知识产权保护“讲常识、讲理念、讲实例”,举行形式多样的“面对面”现场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1.45万份,直接受益企业等经营主体1068家次,受益群众1458人次,推动知识产权文化进一步深入人心,切实提升全社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配合省局拍摄“福建地理标志风采展——山水福建 地标盛宴(三明篇)”,组织优秀企业参加第十三届知识产权地理标志展会、参加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通过现场参展和邮寄展品的方式有力推动地理标志产品品牌价值提升。《三明市按下“三位一体”商标保护键 启动品牌经济高质量发展“加速器”》被省局“经验专刊”刊登转发;组织全市参加2024年商标品牌价值提升线上培训、全省商标和地理标志行政监管执法保护培训,其中沙县区局代表三明在国家知识产权局举办的2024年商标品牌价值提升线上培训中做“强化商标运用 助力产业发展”经验发言;联合“知创福建”平台开展“品牌地标 守护创新 商标地标推广与保护策略”培训,促进知识产权工作人员、商标品牌指导站、企业相关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

  (四)强化商标专用权保护。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保护,加强对关系公共利益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地理标志产品、食品药品、种业、公共卫生、服装鞋帽、家居家装、家用电器等领域的商标专用权保护。2024年以来,全市共查处商标及地理标志侵权案件77件,罚没20.5万元,市局组织上报典型案例9件,其中,查处生产使用高知名商标“上海”侵权案件1件,入选省知识产权局2024年度商标行政执法典型案例;未经许可使用奥林匹克标志专有权的商品案件1件;查处驰名商标(茅台酒)侵权案件1件,涉刑,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并根据法院判决对当事人(2人)进行了失信惩戒;查处地理标志侵权案件1件。

  三、下一步打算

  (一)提升商标品牌指导站服务水平。指导全市15家商标品牌指导站按月开展企业对接服务,重点指导、帮扶200家中小微企业提升商标品牌建设水平,以营商“软”环境更好助力锻造企业发展“硬”实力。

  (二)提升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支持各地充分发挥集体、证明商标制度优势,打造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区域公用品牌。推动区域品牌使用人统一商标授权许可,规范商标标识使用,加强行业自律,依法进行区域品牌推广和维权,不断提升我市区域品牌影响力和产品附加值,将区域品牌塑造为特色鲜明的地区名片。

  (三)加强海外纠纷应对指导。开展海外商标风险监测预警公益服务,关注省局发布的重点企业海外商标预警信息;转发省局编制《企业海外商标布局指引》,鼓励出口企业在国际贸易中使用自主商标,为我市高知名度商标企业扬帆出海保驾护航。

  (四)加强地理标志品牌宣介。推荐全市高知名度商标品牌、优质地理标志产品积极亮相中国知识产权年会、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等全国性或区域性展会,让地理标志产品从田间地头走进千家万户。依托各县(市、区)“地标展馆”“地标驿站”等可视性地标文化展示体验馆,宣传展示我市金字招牌,讲好三明地标故事,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加强重点领域保护。组织开展全市商标和地理标志专项执法行动,加强对驰名商标的及时保护、重点保护、援引保护,加强对中华老字号商标、涉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等知名商标的保护,严厉打击“傍名牌”等侵权行为。运用全省地理标志智慧化监管服务平台,强化应季地理标志产品线上违法行为监测预警,提升网络地理标志监管实效。

  (六)严格地理标志行政保护。将地理标志保护纳入日常监管,重点围绕产地控制和特色质量控制,加大抽查范围、比例和频次,实现地理标志高水平保护、高标准管理、高质量发展;聚焦初级农产品、加工食品、道地药材、手工艺品等,持续开展地理标志专项执法工作。

  领导署名:肖世宣

  联 系 人:杨  珺

  联系电话:8289917

  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5月7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