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索 引 号: SM00206-3000-2025-00032
- 备注/文号: 明市监函〔2025〕40号
- 发布机构: 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公文生成日期: 2025-05-07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失效
- 有效性:废止
答复类别:A类
陈胜尧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的建议”(第0061号)收悉,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为贯彻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和“十四五”规划实施推进计划(2024—2025年)和《2025年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工作方案》精神,全面提升我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管理、保护、服务各项工作,提升知识产权创新能力。
一、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构建全链条保护机制
(一)强化行政与司法协同保护。通过信息共享、案件移送、协作办案等制度,形成“严保护、大保护、快保护、同保护”格局。深化与公安、法院、海关等部门联动,深化知识产权纠纷诉调对接机制,推动行政与司法高效协同保护,降低企业维权成本。
(二)推进快速协同保护网络建设。完善市、县两级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发挥好三明市东北片区和西南片区知识产权司法与行政协同保护等执法协作机制作用,提供知识产权快速维权通道。同时,依托《福建省网络直播营销活动合规指引》,加强对直播电商、跨境电商等新兴领域的侵权风险监测与快速处置。
(三)打击恶意抢注与权利滥用行为。针对恶意抢注商标、敲诈勒索式维权等乱象,探索建立“恶意抢注黑名单制度”,联合法院、司法等部门实施联合惩戒,并完善知识产权恶意诉讼的认定标准与处罚细则,强化技术调查官制度在行政执法中的支撑作用。
(四)加强涉外知识产权保护。开展海外知识产权保护科普助企专项行动,借助福建省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为我市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提供包括风险预警、调查应对及法律支持等专项指导。
二、提升知识产权运用能力,赋能产业创新升级
(一)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企业组建产业知识产权联盟,鼓励企业开展专利导航分析与核心专利布局。深入推进知识产权金融服务入园惠企行动,推动银行金融机构优化金融服务模式,进一步加强同专利企业精准对接,打好“政策引导、服务支持、多方合力”组合拳,引导银企对接充分发挥金融工作促进专利价值实现重要作用。组织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专精特新、高新技术等企业,推动以专利产业化新形成的专利产品为重点开展专利密集型备案,实现“能备尽备”。2024年全市实现普惠性专利权质押备案67项,专利密集型产品备案2065件。
(二)推动数据知识产权赋能发展。围绕数据权益保护的现状、数据要素流转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开展数据知识产权试点工作,以《数据知识产权登记审查规程》为指南,在数据知识产权探索、制度构建与理论研究、企业登记法律问题、金融信贷产品、赋能工业互联网等方面探索构建数据知识产权体系,以更多的创新实践成果加快推进数据知识产权工作,推动知识产权事业高质量发展。
(三)深化产学研融合。按照“盘活存量、做优增量”工作目标,组织高校、科研院所加强新增专利盘点入库工作,不断扩充专利转化资源库。充分利用盘活系统开展线上对接,筛选一批适合本地区产业化需求的高价值专利,梳理制造业企业专利技术需求,推动“双向奔赴”加速专利转化。全面推进专利开放许可制度,鼓励和引导高校院所创新多种方式进行开放许可,支持企业以较低成本获取专利技术,推广产学研一体服务模式,助力特色产业技术升级。
三、聚焦重点领域监管,优化创新生态环境
(一)开展专项行动。针对网络市场、民生物资等领域侵权高发问题,定期组织开展知识产权专项行动,重点打击专利、商标侵权假冒等违法行为。2024年全市共立案各类专利案件91件、商标案件70件,我市将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和保护力度,推广电子数据取证技术,有效提升案件查办效率。
(二)强化人才培养。进一步梳理和完善三明市知识产权人才信息库,组织对全市重点优势产业进行调查摸底,全面摸清重点产业知识产权人才需求情况,制定培训计划,开展精准服务,着力引导培养专业型、管理型及复合型知识产权人才,提高我市知识产权人才服务和保护创新能力。
(三)注重宣传引导。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知识产权宣传周、质量月等重要宣传节点时期为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的知识产权宣传活动,通过上街宣传、入企指导、集中培训等方式,积极宣传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激励政策,通过典型案例宣传普法进企业等活动,提升公众知识产权意识,营造自觉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良好社会氛围。
领导署名:肖世宣
联 系 人:高 杰
联系电话:13626016069
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5年5月7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