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SM00206-3000-2022-00068
  • 备注/文号: 明市监函〔2022〕59号
  • 发布机构: 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公文生成日期: 2022-06-02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失效
  • 有效性:废止
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第221007号提案的答复
来源: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时间:2022-06-02 15:39

答复类别:B类

民盟三明市委员会:

  《关于加强沙县小吃配套产业专精化发展的几点建议》(提案编号:221007)已收悉,由我局会同沙县区人民政府共同办理。现将有关情况反馈如下:

  一、市委市政府深度谋划沙县小吃发展

  (一)出台政策支持沙县小吃发展。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沙县小吃产业发展。特别是2021年,市委市政府陆续出台《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明委〔2021〕25号)、《进一步推进沙县小吃产业发展的工作方案》(明委发明电〔2021〕2号)、《三明市实施“五项提升”推进沙县小吃产业发展再出发行动方案》(明委发〔2021〕17号)等文件,对全市推进沙县小吃产业进行总体规划、推动转型升级、发挥带动作用。

  (二)强化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推进。2021年9月,专门成立三明市沙县小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第一副组长,坚持全市“一盘棋”原则,统筹指导沙县小吃产业发展各项工作,并依托市市场监管局和沙县区分别成立了三明市沙县小吃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市沙县小吃办及时出台了《关于建立沙县小吃产业发展再出发工作推进机制的通知》,实行工作会商、月报、督查、考评等四项工作制度,同时,将“五项提升”行动方案工作清单细化成5大项、19个分项、49个子项和95个条目任务,推进沙县小吃朝“标准化、连锁化、产业化、国际化、数字化”方向转型升级。

  二、努力提升沙县小吃高质量发展水平

  1.运用标准化职能,完善提升沙县小吃制作标准。一是市市场监管局指导沙县区在确定沙县小吃拌面、扁肉、烧麦等10个核心产品的同时,已制定发布团体标准7个,已完成《多花黄精产地趁鲜加工技术规程》等3个原材料种植团体标准草案制定,为下一阶段工业化、规模化生产种植打下良好基础。二是提升沙县小吃门店标准化。我局已协助沙县区修订《沙县小吃餐饮门店经营规范》,增加门店五统一管理及评价与改进等要求。三是沙县区已推动沙县小吃入驻三明学院、省委党校、西湖宾馆,厦门、福州的沙县小吃示范店建设已完成并正式开业。在2021年4月,沙县小吃文旅集团还被商务部和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列为国家级商贸流通标准化专项试点企业。

  2.运用商标职能,挖掘沙县小吃品牌、商业价值。一是在推进沙县小吃品牌多元化升级、制定沙县小吃公用品牌管理规范的同时,积极推进“沙县小吃”文字商标申请和驰名商标申报工作,“沙县小吃”文字商标已进入国家知识产权局审查阶段,驰名商标已报省市场监管局审查;二是完成39种不同口味“沙县酱”研发;筹备“福”文化走进沙县小吃店展示活动,设计生产工装、酱料罐等12类“福见-沙县小吃”门店应用产品,投放到沙县小吃门店中;三是完成小吃文化城提升改造,沙县小吃文化主题乐园已完成主体建设,将于6月1日开园,并积极开发手提袋、餐具餐盘、毛绒公仔等系列文创产品4类33款。四是创作沙县小吃文创品牌形象,“沙县小吃家族”5个动漫IP形象、8个组合卡通形象于2021年“12·8”小吃节集体亮相,编辑出版《沙县小吃故事与传说》等沙县小吃文化书籍10余册。

  3.着力提升沙县小吃三产融合。一产方面,编制沙县小吃核心物料清单,建立中药材、食用菌、香料等小吃配料种养基地约6万亩,带动2万农户从事种养。二产方面,打造沙县小吃产业园,引进惠发集团等龙头企业,在原料供应、产品研发、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合作,不断延伸小吃产业链条,到目前已有沙县小吃调味品、板鸭休闲食品及禽蛋深加工等10余家小吃产业链关联企业入驻园区,拌面、蒸饺、板鸭等30多个主打产品实现规模化生产。三产方面,扩大沙县小吃“再领风骚”宣传效应,做活沙县小吃旅游文化节等节会经济,开发“沙县小吃”精品旅游路线,小吃文化城、俞邦村等成为网红打卡点。

  4.健全供应链管理体系。建设全国沙县小吃中央厨房,成立沙县小吃供应链网络科技公司,提升上游产品的集采能力,为小吃业主提供全方位供应服务,以降低成本提升市场及门店竞争力。目前,已在全国各地成立区域配送中心21个;完成沙县小吃配菜网二期功能升级,实现仓储运营、财务管理、物流配送等功能“一体化”,配菜网在南昌、石家庄、苏州上线,服务门店512家。

  5.运用发展职能,助力沙县小吃产业发展。一是完成夏茂镇俞邦村沙县小吃小作坊示范区建设,市市场监管局以“部门指导、地方支持、企业经营、市场运作”为总体思路,通过“集中加工、统一监管、质量检验”的集约化管理,打造集沙县小吃特色产品研发、提升、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沙县小吃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该加工区已列入省级小作坊食品加工集中示范区名单,省上100万元建设经费也已到位。目前示范区已引进小作坊5家,可年产夏茂冬酒60吨、夏茂板鸭30万只、面干140吨、豆干40吨、烧麦7吨,成为规范化、集约化沙县小吃食品加工小作坊示范基地。二是扎实推进质量管理提升行动,在去年筛选20家沙县小吃试点企业开展质量管理提升行动的基础上,围绕沙县小吃企业在标准、质量管理、检验检测等方面的迫切需求,继续遴选30家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等不同类型沙县小吃企业,积极开展质量管理提升行动,已完成行动计划拟定。三是提升沙县小吃数字化水平,完成沙县小吃大数据后台设计,汇聚归集交易结算大数据,分析客流来源、人群属性、购买偏好等经营信息,指导产业发展科学决策、精准定位、智能运营;建立沙县小吃外卖平台,与各地同城配送企业合作,目前已完成饿了么外卖平台总账号建设,组建外卖平台工作团队为853家门店提供代运营;与美团点评、美菜网、钱多多等平台合作,在北京等6个城市完成智能点单、采购、结算等数字化改造试点,并自主开发沙县小吃数智化系统,已有1600多家门店数据回流沙县总部。

  三、下阶段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争取各层面政策支持。抢抓《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的机遇,把沙县小吃产业数字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工作纳入省、国家级专项规划,争取对沙县小吃的专门支持;持续抓好五项提升行动落实,“打造药食同源中草药材种植基地”“推动配套产品开发生产”“加快完善产业布局”“推动沙县小吃为主的预包装食品开发”等四方面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打好大招商战役,并进一步加强行政资源和社会服务资源整合,争取加快市县融合,推动市直有关部门共同参与,搭建服务全市沙县小吃业主的信息化平台,做大、做优、做强沙县小吃特色富民产业。

  领导署名:肖世宣

  联 系 人:李君华

  联系电话:0598-8592206

  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6月2日    

  (此件主动公开)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