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 SM00206-3000-2022-00015
  • 备注/文号: 明市监综〔2022〕25号
  • 发布机构: 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公文生成日期: 2022-03-03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有效
  • 有效性:失效
  • 有效性:废止
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2022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任务分工方案的通知
来源: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时间:2022-03-03 15:57

各县(市、区)市场监管局,市局各科室,直属各单位:

  现将《2022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任务分工方案》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执行。

  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3月3日

  (此件主动公开)

  2022年全市市场监管工作任务分工方案

 

  2022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闽来明重要讲话精神和对市场监管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局的部署要求,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维护好各类市场主体稳定发展的环境,维护好稳定的公平公正市场秩序,守稳市场监管领域的安全底线,推进质量强市、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全面提升市场监管综合效能,努力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提供有力支撑。

  一、着力优化市场营商环境

  1.加快推进国家级市场主体强制退出试点建设,构建三明特色市场主体强制退出的路径、机制和制度体系,完成5000家“僵尸企业”清理任务,实现市场主体新陈代谢和优胜劣汰。(责任科室:信用监管科)

  2.深入推进市场主体准入便利化改革,持续开展“四减一提升”活动(即: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提升服务效能),实现企业开办“全程网办”“一窗通办”“跨域通办”“4个工作时办结”常态化,完成新增10000家以上企业任务。(责任科室:注册审批科)

  3.探索商事主体准入确认、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推进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推动市区“证照联办”和电子营业执照跨区域、跨部门、跨层级广泛应用。(责任科室:注册审批科)

  4.定期举办“市场监管服务开放日”活动。(责任科室:有市场监管服务职能相关科室)

  5.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聚焦“六稳”“六保”工作,扎实做好“三抓一促”,深化“五比五晒”,深入开展“我为企业解难题”活动,持续拓展“一企一策”“一业一策”,落实“难、硬、重、新”工作专班机制,服务“五个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攻坚,力争在资金和政策争取方面有新突破。(责任科室:办公室牵头,市局各科室、直属各单位按职责分工抓好落实)

  6.围绕全市高新工业园区和重点产业链条,全面推广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建立适配现代经济体系的质量基础设施,构建质量服务需求快速沟通平台,实现“零距离”服务企业,进一步降低企业非经营性成本。(责任科室:质量发展科)

  7.切实加强非公党建,全面开展“小个专”党建工作联系点、示范点创建活动,持续深化“两个覆盖”攻坚行动,以党建引领非公经济高质量发展。(责任科室:注册审批科)

  8.发挥各级个私协会作用,研究完善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政策措施,更好搭建市场主体政策服务平台。(责任科室:个私协会)

  9.坚决落实中央关于加强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监管的重大决策,突出开展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执法,盯紧供水、供电、供气等公用企事业领域,依法严肃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涉企乱收费等违法行为。(责任科室:反不正当竞争科、价格监管科、执法稽查科、综合执法支队按职责分工抓好落实)

  10.强化公平竞争政策基础地位,探索开展公平竞争审查会审,组织开展政策措施抽查检查,落实公平竞争投诉举报回应机制,推动公平竞争政策和法律制度列入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内容。(责任科室:反不正当竞争科)

  11.发挥商业秘密保护工作机制作用,持续推进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建设,加大对侵犯商业秘密案件查处力度,维护企业合法权益。(责任科室:反不正当竞争科)

  二、着力提升质量发展水平

  12.发挥政府质量奖激励作用,完成第五届三明市质量奖评审表彰活动,开展省、市质量奖获奖企业经验分享,引导各行各业深入实施卓越质量管理模式。(责任科室:质量发展科)

  13.深入开展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指导30家沙县小吃生产企业建立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企业质量管理水平和内生动力。(责任科室:认证科)

  14.加大缺陷消费品召回工作力度,建立完善缺陷消费品召回管理制度,筹建三明市缺陷产品召回工作专家库,建立健全全市消费品生产企业数据库。(责任科室:质量发展科)

  15.实施计量服务实体经济行动,力争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15个以上,完成2个以上典型案例。(责任科室:计量科)

  16.聚焦碳达峰碳中和,开展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新建社会公用计量标准3项以上。(责任科室:计量科)

  17.加大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事中事后监管力度,严肃查处资质申请虚假申报、虚假检测、虚假认证等违法行为。(责任科室:认证科)

  18.抓好8个在建各级各类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建设,重点协助市河长办加快全国首个河长制管理标准化试点建设进度,力争用2年时间建立完善符合河长制管理工作需要标准体系,进一步提高全市河长制工作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责任科室:标准化科)

  19.围绕冶金压延、新材料等我市重点发展产业,以及沙县小吃、林权改革、河湖治理、乡村振兴、康养等重点领域需求,制定各类先进适用标准15项以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标准供给。(责任科室:标准化科)

  20.大力推进企业标准自我公开申明,实现企业数和产品标准数分别比增20%以上目标。(责任科室:标准化科)

  21.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加快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三明分中心布局建设。(责任科室:知识产权科)

  21.高效运营“知创福建”工作站、“知创三明”和知识产权服务与保护示范中心等平台,组织开展重点产业、重点区域商标品牌指导站建设,不断提升服务创新主体能力,力争全市,每万人专利拥有量达4.3件。(责任科室:知识产权科、商标科按职责分工抓好落实)

  22.深入开展“入园惠企”行动,全力挖掘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潜力空间,推动更多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为中小企业发展注入“金融活水”。(责任科室:知识产权科、商标科按职责分工抓好落实)

  23.认真履行沙县小吃办公室职责,全面落实会商、月报、督查、宣传等四项机制,全力推动明委发〔2021〕17号文件中49项任务清单逐项销号归零。(责任科室:小吃办)

  24.深入开展“大招商招好商”攻坚,加快推进阿里巴巴等头部企业大数据项目落地中关村科技园,打造“数字+地理标志”产业和“数字+沙县小吃”产业,依托大数据实现沙县小吃“找得到店”“看得到数”“服务到位”“供得上货”。(责任科室:小吃办)

  25.加快推进沙县小吃文字商标注册、驰名商标认定。(责任科室:商标科)

  26.争取国家级沙县小吃富民产业公共管理与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落地,推进沙县小吃物料栽培技术、核心产品、门店经营管理等方面标准制修订和推广应用。(责任科室:标准化科)

  三、着力深化市场秩序治理

  27. 完善行政执法1+N工作机制和市县联动机制。(责任科室:执法稽查科)

  28.深化民生领域“铁拳行动”、点题整治、成品油、粮食领域等四个专项整治,实现全市案件查办的数量、质量、影响力、震慑力有明显提升。(责任科室:执法稽查科、食品生产科、药化科、网监科、信用监管科、价监科、综合执法支队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

  29.推进市场监管领域扫黑除恶常态化,健全完善源头治理等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市场流通领域行业乱象整治。(责任科室:网监科牵头,市局相关科室按职责分工抓好落实)

  30.加强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监管,加大侵权假冒、防疫物资和“一老一小”用品质量执法力度。(价监科、消保科、执法稽查科、综合执法支队按照职责分工抓好落实)

  31.强化广告导向监管,持续清理整治虚假违法广告,重点开展借“党的二十大”等名义从事商业炒作牟利整治行动。(责任科室:广告科)

  32.强化打击传销规范直销,保持对传销活动高压严打态势,完善网络传销监测查处工作机制,创建“无传销社区(村)”“无传销网络平台”。(责任科室:反不正当竞争科)

  33.开展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不断优化线上市场秩序。(责任科室:网监科)

  34.持续推进“长江禁捕、打非断链”专项行动。(责任科室:执法稽查科牵头,市局相关科室按职责分工抓好落实)

  35.扎实推进合同格式条款、野生动植物、旅游等市场监管,开展市“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评选。(责任科室:网监科)

  36.组织指导查处无照生产经营,维护良好市场秩序。(责任科室:信用监管科牵头,市局相关科室按职责分工抓好落实)

  37.树立“大消保”理念,推进12315行政执法体系建设,完善12315、12345热线衔接协同机制,健全消费投诉信息公示制度,强化协同监管、维权,不断提升投诉举报处置效能。(责任科室:消保科)

  38.探索建立消费环节经营者首问和赔偿先付制度,推进线下无理由退货承诺活动,创建放心消费商圈(街区)。(责任科室:消保科)

  39.加强消费教育引导,健全消费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动消费纠纷在线解决,推进消费维权社会共治。(责任科室:消保科)

  40.发挥消委会作用,支持履行公益诉讼、体验式调查等职责,加强消费教育和引导。(责任科室:消委会)

  四、着力筑牢市场安全底线

  41.认真落实“集中监管仓+冷库库长责任制”等监管举措,做到责任传导到位、巡查排查到位、整改落实到位,牢牢守住冷链食品首站防控关、运输仓储关和流通经营关,确保“全受控、无遗漏”。(责任科室:食品流通科)

  42.充分发挥药店“哨点”作用,督促指导药品零售企业严格落实退热、抗病毒、抗菌、止咳四类药品销售管理措施,有效提高实名登记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责任科室:药化科)

  43.发挥抽检对排查化解安全风险隐患的“雷达”作用,完善市场监管领域统一抽检平台、抽检“1+3”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五品一械”抽检工作效率。(责任科室:抽检科)

  44.修订完善各领域应急处置预案,适时开展应急演练,提高实战水平,同时加强舆情监测,加强工作宣传,营造良好工作氛围。(责任科室:应急科牵头,市局相关科室按职责分工抓好落实)

  45.继续深化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力争主要食品抽检量达每千人5.5批次以上、合格率稳定在98.5%以上,食品满意率稳定在95%以上(责任科室:食安协调科、抽检科牵头,市局相关科室按职责分工抓好落实)

  46.扩大省级“互联网+明厨亮灶”示范群体,力争实现小学幼儿园食堂“互联网+明厨亮灶”全覆盖。(责任科室:餐饮科)

  47.推进食用农产品、食用植物油、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校园食品、特殊食品等食品环节重点整治工作。(责任科室:食品流通科、食品生产科、餐饮科按职责分工抓好落实)

  48.扎实做好重大活动安全保障工作。(责任科室:餐饮科、特种设备科按职责分工抓好落实)

  49.全面推广外卖“食安封签”模式,保障外卖食品配送过程不发生污染。(责任科室:餐饮科、网监科)

  50.突出抓好疫苗、植入性医疗器械、儿童化妆品、集采药械、疫情防控药械等重点产品监管,强化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网络销售监管,集中力量严惩重处一批违法违规案件,力争药品满意率稳定在95%以上。(责任科室:药化科、医疗器械科按职责分工抓好落实)

  51.推进电梯使用管理标准化建设,督促老旧电梯开展安全性能技术评估,完成50台以上按需维保改革试点任务。(责任科室:特种设备科)

  52.深入开展涉及危化品、旅游、民生等重点领域特种设备安全监管、燃气安全排查治理和1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完成特种设备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和压力管道专项整治工作任务。(责任科室:特种设备科)

  53.加大对危险化学品、钢筋、水泥、食品相关产品等重点产品的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力度。(责任科室:产品质量监督科)

  54.深入开展食品生产小作坊规范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省级俞邦村沙县小吃食品小作坊集中加工区建设,促进小作坊规范提升和转型升级,打造一批具有三明特色的小作坊和美食品牌。(责任科室:食品生产科)

  55.组织开展质量技术帮扶巡回问诊行动,重点为抽检不合格生产企业“把脉问诊”,指导企业按照规范标准要求改善生产条件、改进工艺流程,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责任科室:产品质量监督科)

  五、着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

  56.充分发挥与省药监局三明稽查办监管协作联席会议作用,着力补齐药品、医疗器械监管能力不足、力量不够、专业不强等问题短板,提升监管效能。(责任科室:药化科、医疗器械科按职责分工抓好落实)

  57.推动法治建设与市场监管业务工作全面融合,完善市场监管领域行政执法“四张清单”制度,动态调整权责清单,适时出台重大行政执法决定集体审议工作办法。(责任科室:政策法规科)

  58.全面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快完善涉案财物、大要案件举报奖励、跨区执法协作等制度举措,推进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有机衔接,促进执法办案制度化、规范化。(责任科室:政策法规科、执法稽查科按职责分工抓好落实)

  59.深入实施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积极争创“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强化宪法、民法典、行政处罚法法规宣传培训,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析、发布年度执法典型案例,持续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责任科室:政策法规科)

  60.认真履行“双随机、一公开”牵头部门职责,大力推进跨部门联合监管提质扩面,推进重点领域信用监管,真正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责任科室:信用监管科)

  61.不断完善信用信息归集、公示、年报、经营者异常名录、失信惩戒、信用修复、“双随机、一公开”等基础制度,持续强化失信联合惩戒,调动各方力量打好市场监管“组合拳”。(责任科室:信用监管科)

  62.全面推广工业产品“三分”监管模式,探索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与专业领域监管有效结合,推动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结果在市场监管各业务领域常态化运用,实现监管资源合理配置、监管措施差别化实施,切实提高监管的精准性、有效性。(责任科室:信用监管科、产品质量监督科按职责分工抓好落实)

  63.总结推广“大田智网”“泰宁县食品安全智慧监管平台”项目建设、使用经验,促进市场监管各业务条线数据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实现更加科学地制定监督抽查计划、更加精准地确定重点监管对象,差异化实施监督检查、专项整治等监管措施,让监管跑在风险前头。(责任科室:科信科)

  64.支持各级技术机构加快发展,补齐短板,充分发挥技术机构在资质核准、检验检测、能力提升等方面作用,推动新技术新应用与市场监管职责深度融合。(责任科室:科信科)

  六、着力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

  65.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意识形态责任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刻认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责任科室:市局各科室、直属各单位)

  66.党的二十大召开后,要及时组织深入学习大会精神,确保全系统深刻领悟和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责任科室:机关党办)

  67.实施党建引领工程,坚持抓党建促发展、促改革、促民生,突出“重中之重、难中之难”,成立13个工作专班,坚持专班推进、考核、激励。(责任科室:机关党办、13个攻坚专班按职责分工抓好落实)

  68.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精神,深入推动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贯通联动,全力支持纪检组工作,主动接受监督,推动以党内监督为主导、各类监督有机贯通、相互协调。(责任科室:机关党办)

  69.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层层压实主体责任,全面加强党风廉政教育、风险防控、制度建设和监督执纪,突出加强对“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监督管理,充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一体推进不敢腐、不想腐、不能腐。(责任科室:机关党办、人教科按职责分工抓好落实)

  70.加固中央八项规定的堤坝,锲而不舍纠“四风”树新风,深化拓展“再学习、再调研、再落实”活动,组织实施“提高效率、提升效能、提增效益”行动,大力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责任科室:机关党办、办公室、人教科按职责分工抓好落实)

  71.加大教育培训力度,组织开展岗位练兵技能竞赛活动,通过业务理论知识再学习、岗位实践技能大比武,提高市场监管人员业务能力和水平。全面开展市场监管业务培训,年内举办一期基层所长专题培训班。(责任科室:人教科)

  72.树立鲜明的选人用人导向,统一干的指向和选的风向,更加注重把干部放在吃劲负重岗位、艰苦复杂环境中捶打磨砺,重用对党忠诚、埋头苦干、实绩突出的干部,努力打造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市场监管干部队伍。(责任科室:人教科)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