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免费体验”医疗器械的消费提示
来源: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时间:2025-09-30 11:14

  为切实保障公众的合法权益和健康安全,三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温馨提醒:“免费体验”医疗器械陷阱多,且存在一定风险,请广大消费者提高警惕,谨慎参加。

  什么是免费体验医疗器械

  “免费体验医疗器械”,是以“免费体验,自愿购买”来推销医疗器械的一种营销方式。常见品种主要是物理治疗及康复设备,包括温热理疗仪(床)、高电位治疗仪、低频治疗仪、脉冲治疗仪、经络通治疗仪等。这些器械大多是通过热、电、磁等物理作用,对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炎、腰肌劳损等慢性疾病起到辅助治疗或症状缓解效果。

  “免费体验”医疗器械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1.夸大疗效,诱导非理性消费。通过“健康讲座”“用户现身说法”“案例宣讲”等形式,夸大医疗器械的治疗作用和适应范围,忽略产品使用禁忌,将普通的医疗器械宣传成可以医治百病的万能“医疗器械”。

  2.无专业资质,危害健康安全。部分体验店的工作人员无医学专业背景和相关医学基础知识,仅能简单演示“使用流程”,无法根据体验者的健康状况(如是否有基础病、是否正在服药等)判断适配性,若使用不当,很可能会危害消费者身体健康。

  3.虚假“权威背书”,混淆认知。利用消费者对“获奖”“专利”知识了解少、迷信权威等心理,伪造虚假荣誉自抬身价,或者将一些外观设计专利宣传成医疗器械的专利,对消费者形成误导。

  4.流动性强,售后维权无保障。“免费体验点”多选址在市场或居民小区等区域,普遍具有“活动时间短、更换地点频繁”的特点。若消费者购买后出现器械故障或不良事件等状况,往往面临难以维权的问题。

  如何避免医疗器械免费体验消费陷阱

  1.慎重选择:“医疗器械≠普通商品”,在使用时,要谨遵医嘱,并仔细阅读说明书和标签,在选择相关医疗器械产品时,要充分考虑身体状况、专业医生建议、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不轻信经营者的宣传或所谓“专家”的忽悠。

  2.核查资质:销售第三类医疗器械应取得《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应取得《医疗器械经营备案凭证》(除免于经营备案的13种产品),使用医疗器械开展理疗活动应办理《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无证经营属于违法行为。

  3.查验产品:购买医疗器械应查看经营者能否出具该产品《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医疗器械注册证》等相关材料,查验产品合法资质。消费者可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https://www.nmpa.gov.cn/)医疗器械查询系统,核实产品信息和广告宣传真实性信息。

  4.索取票据:购买时务必索取相关票据,并留存产品说明书、宣传资料,一旦后续出现质量问题或虚假宣传纠纷,可作为维权依据。

  消费者如发现企业未取得经营许可或者备案而销售医疗器械,或者销售的医疗器械没有注册证或备案凭证,以及经营过程中存在虚假宣传等违法违规行为,请保留好相关证据,向市场监督管理部门投诉举报,投诉举报电话:12315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