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沙县区立足“中国小吃之乡”根基,以“小作坊升级带动大产业”为抓手,将食品小作坊规范提升与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深度融合,通过三大举措扎实推进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
一是闭环管理强整改。聚焦沙县区小作坊生产特性,针对原料存储杂乱、杂物乱堆、卫生管控不严等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对27类纳入目录的小作坊逐一建立“一坊一档”电子台账,实行“问题清单-整改清单-销号清单”闭环管理,今年来,检查食品小作坊29户次,发现并整改问题5个,有效夯实基础生产规范水平。
二是标准引领促规范。以制定产品团体标准为核心抓手,围绕沙县小吃小作坊重点品类,制定了板鸭、面条、豆干等团体标准,有效填补了沙县地方特色食品安全标准空白。在此基础上,针对各个小作坊生产工艺、加工场所布局等核心内容,提供合理化改造建议,帮助优化空间布局,规范操作流程,推动生产从“粗放化”向“标准化”转变。
三是多方共创助提质。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压实小作坊主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升其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组织监管人员、有经验的经营者成立“小作坊帮帮团”,逐户开展“对标对表”现场指导,精准解决小作坊在优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流程难题,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今年来,组织38人次开展“面对面”指导,帮助6户小作坊完成硬件改造、流程优化,切实实现“提档升级”目标。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